行政区划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704号)
来源:中国政府网   日期: 2018-10-10
浏览量: 1120 | | | |

《行政区划管理条例》已经2017年11月22日国务院第193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

总理  李克强

2018年10月10日



行政区划管理条例


第一条 为了加强行政区划的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行政区划管理工作应当加强党的领导,加强顶层规划。行政区划应当保持总体稳定,必须变更时,应当本着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利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利于行政管理、有利于民族团结、有利于巩固国防的原则,坚持与国家发展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注重城乡统筹和区域协调、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方针,制订变更方案,逐级上报审批。行政区划的重大调整应当及时报告党中央。

第三条 行政区划的设立、撤销以及变更隶属关系或者行政区域界线时,应当考虑经济发展、资源环境、人文历史、地形地貌、治理能力等情况;变更人民政府驻地时,应当优化资源配置、便于提供公共服务;变更行政区划名称时,应当体现当地历史、文化和地理特征。

第四条 国务院民政部门负责全国行政区划的具体管理工作。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全国行政区划相关的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民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行政区划的具体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本行政区域行政区划相关的管理工作。

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行政区划管理工作的领导,将行政区划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将行政区划的管理工作经费纳入预算。

第六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设立、撤销、更名,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

第七条 下列行政区划的变更由国务院审批:

(一)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行政区域界线的变更,人民政府驻地的迁移,简称、排列顺序的变更;

(二)自治州、县、自治县、市、市辖区的设立、撤销、更名和隶属关系的变更以及自治州、自治县、设区的市人民政府驻地的迁移;

(三)自治州、自治县的行政区域界线的变更,县、市、市辖区的行政区域界线的重大变更;

(四)凡涉及海岸线、海岛、边疆要地、湖泊、重要资源地区及特殊情况地区的隶属关系或者行政区域界线的变更。

第八条 县、市、市辖区的部分行政区域界线的变更,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人民政府驻地的迁移,国务院授权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审批;批准变更时,同时报送国务院备案。

第九条 乡、民族乡、镇的设立、撤销、更名,行政区域界线的变更,人民政府驻地的迁移,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审批。

第十条 依照法律、国家有关规定设立的地方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的撤销、更名、驻地迁移、管辖范围的确定和变更,由批准设立该派出机关的人民政府审批。

第十一条 市、市辖区的设立标准,由国务院民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拟订,报国务院批准。

镇、街道的设立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民政部门会同本级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拟订,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批准设立标准时,同时报送国务院备案。

第十二条 依照本条例报送国务院备案的事项,径送国务院民政部门。

第十三条 申请变更行政区划向上级人民政府提交的材料应当包括:

(一)申请书;

(二)与行政区划变更有关的历史、地理、民族、经济、人口、资源环境、行政区域面积和隶属关系的基本情况;

(三)风险评估报告;

(四)专家论证报告;

(五)征求社会公众等意见的情况;

(六)变更前的行政区划图和变更方案示意图;

(七)国务院民政部门规定应当提交的其他材料。

第十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在承办行政区划变更的工作时,应当根据情况分别征求有关机构编制部门和本级人民政府的外事、发展改革、民族、财政、自然资源、住房城乡建设、城乡规划等有关部门的意见;在承办民族自治地方的行政区划变更的工作时,应当同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和有关民族的代表充分协商。

第十五条 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应当自审批机关批准行政区划变更之日起12个月内完成变更;情况复杂,12个月内不能完成变更的,经审批机关批准,可以延长6个月;完成变更时,同时向审批机关报告。

第十六条 行政区划变更后,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勘定行政区域界线,并更新行政区划图。

第十七条 行政区划变更后,需要变更行政区划代码的,由民政部门于1个月内确定、公布其行政区划代码。

第十八条 行政区划变更后,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向社会公告。

第十九条 国务院民政部门应当建立行政区划管理的信息系统。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及时向国务院民政部门报送本行政区域行政区划变更的信息。

第二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应当加强对行政区划档案的管理。

行政区划管理中形成的请示、报告、图表、批准文件以及与行政区划管理工作有关的材料,应当依法整理归档,妥善保管。具体办法由国务院民政部门会同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制定。

第二十一条 上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下级人民政府行政区划管理工作的监督、指导。

第二十二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未及时完成行政区划变更、备案、信息报送的,由上一级人民政府责令限期完成。

第二十三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擅自变更行政区划的,由上一级人民政府责令改正;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第二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在行政区划变更过程中弄虚作假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五条 国家工作人员在行政区划的管理工作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六条 国务院民政部门可以依据本条例的规定,制定具体实施办法。

第二十七条 本条例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1985年1月15日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关于行政区划管理的规定》同时废止。


濠电姷鏁搁崑鐐哄垂閸洖绠插〒姘e亾妞ゃ垺淇洪ˇ鎶芥煙娓氬灝濡奸柍璇查叄楠炴ê鐣烽崶鑸垫暏闂傚倷绀侀幖顐⒚洪敃鈧~婵嬪Ω瑜忛惌鎾绘煙缂併垹鏋熼柣鎾卞劜缁绘盯骞嬮悙鍨櫙婵犮垼顫夎摫缂佺粯鐩獮姗€宕¢悙鈺佷壕婵犻潧妫ḿ鏍р攽閸屾簱鍦矆閸愵喗鐓犵痪鏉垮船婢ц霉閻撳寒鍎旀慨濠冩そ瀹曘劍绻濋崟鍨缂傚倷绀侀鍡涘垂閸喚鏆﹂柣妯哄棘閺冨牆宸濇い鎾跺濡叉椽姊洪崫鍕垫Ш闁稿鍠愰弲璺何旈崨顔煎壋闂佸吋浜介崕鏌ュ矗韫囨柧绻嗘い鏍ㄧ箥閸ゆ瑩鏌h箛銉х暤闁哄矉绻濆畷鎺戭潩椤戣棄浜剧憸鐗堝笒缁犳岸鏌¢崘銊у闁哄懏鎮傞弻銊╂偆閸屾稑顏� 闂傚倸鍊风粈浣虹礊婵犲倴缂氱憸鏃堝箖濡 鏀介柛銉e妼瀵灝鈹戦悙鍙夘棡闁圭ǹ鎽滃☉鐢稿焵椤掑嫭鈷戦柛婵嗗婢跺嫭鎱ㄥΟ绋垮缂侇喗妫冮獮姗€顢欓悾灞藉汲婵犵數鍋為崹鍫曟偡閵婏妇鐝舵俊顖濆吹缁犻箖鏌熼幆褍鑸归柍褜鍓氱换鍌烇綖韫囨梻闄勭紒瀣硶椤︺劑姊洪懖鈹炬嫛闁告搫闄勭€佃偐鈧綆鍠楅埛鎴︽煕濞戞﹫鍔熸い锝堝皺缁辨帞鈧綆鍋勯悘瀵糕偓瑙勬礈婵鐏冮梺鍛婁緱閸橀箖藝闁秵鈷戠紓浣姑悘锕傛嫅鏉堛劎绠鹃柛顐g箘閸╋綁鏌″畝鈧崰鎾诲箯閻樿鐏抽柧蹇e亞娴滎亪姊绘担瑙勩仧濞存粎鍏橀獮蹇涙晸閿燂拷 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閹间礁鐤い鏍仜閸ㄥ倻鎲搁悧鍫濈瑲闁稿鍠愰妵鍕冀椤愵澀娌梺鎼炲€曢崐鍧楀蓟閿熺姴绀冮柕濞垮劗閸嬫捇宕稿Δ鈧粈鍌炴煕閵夘喖澧柣鎾跺枑閵囧嫰顢曢銏犵缂備椒鑳堕崗姗€寮婚敐澶嬫櫆閻犳亽鍔庨悡鎾绘⒑鏉炴壆顦︾紒澶婄秺瀵偊骞樼紒妯绘闂佽法鍣﹂幏锟�0730-3312345 婵犵數濮烽弫鍛婃叏椤撱垹纾婚柟鍓х節缁诲棝鏌曢崼婵囧闁搞倖妲堝┑鐘垫暩婵即宕规總鍓叉晩闁圭増婢樼粻顖炴煥閻曞倹瀚�11019943闂傚倸鍊风粈渚€骞夐敓鐘冲仭闂侇剙绉寸粻顖炴煥閻曞倹瀚� 婵犵數濮烽弫鍛婃叏椤撱垹纾婚柟鍓х節缁诲棙銇勯弽銊ь暡闁诡垰鐗忛幉鎼佸级閹稿寒妫ょ紓浣介哺閹瑰洤鐣峰鈧崺鈩冩媴鏉炵増妯婇梻鍌欐缁鳖喚寰婃繝姘鐎广儱鎷嬮崵妤呮煕閺囥劌鐏¢柡鍛倐閺屻劑鎮ら崒娑橆伓43061102000318闂傚倸鍊风粈渚€骞夐敓鐘冲仭闂侇剙绉寸粻顖炴煥閻曞倹瀚� 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閹间礁鐤い鏍仜閸ㄥ倻鎲搁悧鍫濈瑲闁稿鍠愰妵鍕冀椤愵澀绮堕梺鍛婂姀閸嬫捇姊绘担瑙勫仩闁稿海鍎ょ粋宥夋倷閸欏偊缍佸鎾閿涘嫬骞楁俊鐐€栧Λ浣哥暦閻㈢數椹抽煫鍥ㄦ礈绾惧ジ鏌熼幓鎺濆剱閻庢熬鎷�4306110001
  • 闂傚倸鍊峰ù鍥綖婢舵劦鏁婇柡宥庡幖绾惧鏌涢埄鍐姇闁稿顦扮换婵囩節閸屾粌顣虹紓浣插亾闁稿瞼鍋為悡锝夌叓閸ラ鍒板ù婊勭箞閺岋繝宕遍鐔奉伓
    闂傚倸鍊风粈渚€骞夐敍鍕瀳鐎广儱娲ㄩ惌娆撴煙鏉堝墽鐣辩紒鈧仦鍙ョ箚闁靛牆鍊告禍鎯ь渻閵堝棙纾搁柛搴f暬閵嗕礁鈻庨幘鏉戜簵闁瑰吋鐣导鍡涙晸閿燂拷